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全面提升数据价值
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摘要:光伏产业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政府利用财政补贴支持的产业。 中国光伏产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曾被认为是少数几个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然而,2011年在欧洲和美国实施的“双反”政策之下,中国的光伏产业立即进入“寒冬”,超过90%的光伏企业陷入危机。确定光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消除财政政策功能范围内的制约因素,能够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光伏产业的特征
光伏产业是硅材料应用和发展形成的产业链,包括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硅材料净化、硅片制造、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电池模块制造和包装、相关生产设备制造、光伏项目开发与融资、光伏系统设计与集成、安装与建设、光伏电站运行、管理等方面。光伏发电技术的创新和成熟是整个产业链的初始供给和核心,也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光伏产业的上游环节;光伏电池制造和元件封装位于光伏产业的中游(供给端);光伏产业的下游(需求方)是将光伏电池和中游制造的组件以固定产品形式商业化,主要包括光伏消费产品和光伏系统的整合,后者是实现光伏发电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主要方法。
光伏产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中的财政政策手段逐渐取代了行政手段的领导地位,成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感受最敏感的政策手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产业政策支持的关键领域。
一些学者认为现行政策侧重于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政策支持(供给端),下游(需求端)政策激励不足是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大型生产国和小型消费国)的主要原因。光伏设备的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和消费(企业和住宅用电)属于下游“需求端”。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关注“技术供给”的驱动因素,还必须高度重视“市场需求”方面的拉动因素。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容量潜在国内市场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巨大市场资源。但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相对滞后。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作为全球光伏生产国,仅占全球光伏应用市场的14.5%,与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产能形成鲜明对比。
光伏产业对“需求端”环节的“度电补贴”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并为所有类型的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和良好的环境。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培育阶段。 虽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商数量很大,但每个制造商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因此政府可以构建一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完全竞争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需求端”的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
战略性产业财政政策偏向于新兴产业应用和市场消费的“需求端”。它可以迅速启动新兴产业的国内应用市场,同时有效激发新兴产业上游“供给端”的积极性,是打破中国的一部分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现实的有效手段。在光伏市场“需求端”和“供给端”边际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适度偏向需求端的财政补贴形成的Stackelberg最优均衡解决方案优于“供给端”形成的纳什均衡最优解。关注市场消费和应用等“需求端”的财政补贴有利于创造需求、促进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市场。显然,财政补贴从“供给端”转向“需求侧”,将有效促进光伏产业国内市场的发展。
结语
光伏产业应重点关注下游“需求侧”环节,推进光伏产业发电应用和市场消费“需求端”的“度电补充”政策,可以刺激内需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初步扭转了国家的长久以来中上游制造等“供给端”环节财政补贴所带来的两难困境。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