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人造肉”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人造肉”的产业链包括哪些行业,之后的发展趋势有如何?
“人造肉”发展历程
近年来,“素食主义”悄然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标榜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并以此为荣。进入新世纪10年代后,纵观全球市场,变化在逐渐发生。
最直观的变化可在对互联网数据变更的观察中发现。2009年8月,有关“纯素主义”的词条在英文维基百科中的浏览量达73000次,2013年8月上升至145000次。同时,相关词条的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维基百科浏览量也有所增加。
互联网所反映出的趋势在现实中也都能找到参照。纯素主义在美国被宣传为“迷人的”和“时髦的”,并衍生出“弹性素食”的理念。
在科技发达的当下,这种载体已然出现,即仿荤素食,也就是“人造肉”。Impossible Foods(IF)即是深耕这一领域的企业之一。其创始人为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Patrick Brown,原本身处科研领域却转型人造肉行业,除了自身也是素食主义者之外,还因为这一行业对改善环境大有益处。
2011年11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教授马克·波斯特说,全球第一个人造肉饼有望于2012年8月或9月问世。
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化学家波耶受汽车制造商福特雇用,研究汽车座垫套皮革的代用品。他在研究中发现,榨油和制造人造黄油后的大豆残渣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并可缠绕成股,直到1953年,他才取得"人造肉"的发明专利。
20世纪60年代,人造咸猪肉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由于肉类价格上涨和肉类中含有脂肪、胆固醇,很多人都认为组织化植物蛋白肉(TVP)销售前景看好。
2018年11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人造肉将上美国餐桌。
“人造肉”产业链介绍
从国内角度看,“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因而产业链上游为大豆初加工企业(通常为向榨油厂购买豆粕)或为原料贸易商,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大豆蛋白生产),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辅料,另一方面供给素食肉类生产商制作“人造肉”。
“人造肉”行业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路线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和脂肪,
通过人工方式合成肉类相似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肉”。另一种则是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细胞,随后在实验室中培养其成长为肌肉组织的人造 “培育肉”。
植物人造肉通过从豆类等植物分离蛋白质和纤维,然后改善结构加工成具有肉类口感的纤维蛋白,最后加入植物香料、微量元素、维他命等配料做成具有鲜肉味道和营养价值的素肉。为了提高仿真度,植物肉生产商还会在素肉中添加从植物细胞中获得的亚铁血红素,让肉质的颜色更加接近真实,提供原汁原味的体验。“培育肉”来源于动物,原理是先从动物中抽取干细胞,然后通过生物培养的方式令其分裂成长,最终长成肌肉组织。在细胞结构上,“培育肉”和原肉没有本质的差别,口味相似,在培育过程中还可以控制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营养价值。
“人造肉”产业链走向分析
假设“人造肉”未来能够替代全球1%的肉食消费,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亿美元。当前行业主要问题是成本较高,其中以植物蛋白为技术路线的“素肉”产品价格稍高于传统肉制品,尚可被市场接受,而以生物工程为技术路线的“培育肉”价格高昂,仍不能量产。Beyond Meat上市首日大涨带来极大广告效应,有望促进“人造肉”消费及国内厂家模仿。龙头公司融资后有望加大研发投入,促相关成本加速下降。同时国内非洲猪瘟爆发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加速下行,预计本轮猪周期中猪价涨幅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占比超过50%,2018年国内猪肉消费量约为5540万吨,如果猪肉供给量减少20%,将会产生1108万吨肉类消费量缺口,分摊至包括鸡肉、牛肉以及“人造肉”。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预计到2023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3亿美元,2018-2023年GAGR为6.8%,其中,亚洲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最快,预计GAGR可达8%以上。
国内“人造肉”食品萌芽初现,豆制品产业链受益。国内“人造肉”当前主要作为肉制品添加物,与动物蛋白配合食用,提高肉制品口感。近年来伴随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开始接受“人造肉”这种新型食品。“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相似。向上游采购豆粕为原料,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原料,另一方面作为独立品牌的“人造肉”进行销售。
人造肉行业的兴起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近几年仿肉市场在不断增长,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将受益。
本文由五度数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