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全面提升数据价值
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摘要:“最强”《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土壤修复市场迎来巨大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培育,当前国内土壤修复市场预期如何?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之后,《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大气、水体和土壤的全面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目标责任制、信息共享机制、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制度、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等强制性规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使工业用地和企业用地倍受重视,污染土地在使用前须先经专业机构的修复。因此,各地区须进一步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土壤修复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本文讨论了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以及土壤防治法对土壤修复付费制度的新规定。
宏观目标明确,治理任重道远
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明确了土壤修复工作的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1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这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路径规划。然而,放眼当下,当前该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5万亿市场预期,企业格局尚未定型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布的土壤污染数据粗略计算,预计我国污染土地修复成本约为5万亿元。近年来,各地签订的土壤修复项目呈增长态势,项目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起,土壤修复行业迎来初步发展,2016年相关订单金额达62.8亿元,2017年土壤治理项目近100亿,2018年污染场地的修复工程市场预计能够达到200亿元规模。
近年来,土壤修复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修复需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东南沿海地区。涉及土壤修复的企业达千余家,但多数企业仅拥有小量订单,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北建工、高能环境等公司占领。北建工等在全国土壤污染修复领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江苏大地益源、重庆利特等企业则分别在注册地形成较大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建工等领军企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良好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但由于产业尚处起步阶段,业内暂未形成绝对的垄断企业。
商业模式基本固定,付费机制即将调整
土壤修复行业主要以“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为主,也有部分“修复-开发”模式。在EPC模式下,政府承担调查、修复和风险评估等费用,可作为修复土地的实际控制人,严格控制修复过程,确保修复效果。“修复-开发”模式即修复企业与开发商总体承包污染场地,进行土壤修复和场地开发。与招投标模式相比,“修复+开发”模式有助于开发商的资本引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由于开发商自主权过高,存在资金挪用和修复时间缩减的风险,影响土壤修复的最终质量。
此前,土壤修复的费用多由政府承担。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发布,对土壤污染防控和修复的义务做出如下规定:(1)可以确定污染责任人的,由污染责任人承担,责任范围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污染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所支出的费用。(2)对于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由土地所有权人承担。(3)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之前已经发生,且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由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此外,由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对土壤污染状况监测、信息共享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有利于规范“修复-开发”模式下土壤修复质量的提高。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处于发展期,市场尚未全面打开。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污染土壤的检测、评估、技术设备研发及工程设计施工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都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付费机制调整或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