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成熟的电子废物处理产业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变废为宝。中国电子垃圾产业有“千亿级市场规模”,又有政府引导,但由于垃圾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不畅,产业发展长期难以成熟定型。打通最后一公里需国家顶层设计与政府驱动综合施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产生的电子产品和废物的消费同时增加。根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中国的电子垃圾产生量就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670万吨。201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废物生产国。电子产品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可通过标准化处理而变成废物。根据欧盟一项调查显示,每5万部废旧手机可以拆解出1公斤黄金、10公斤银,价值相当于4万欧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矿”。因此,电子垃圾处理产业被视为“千亿级市场”,并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成熟的产业市场。
国家环保战略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
作为国家环保战略性产业,政府给予了大量财政补贴和引导政策,扶持产业发展。2012年,财政部颁布了“废旧电子电气产品加工资金的收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生产者需要按照每台设备7-13元的标准按季度支付管理费。该基金将主要用于补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加工企业。空调、洗衣机为35元/台,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补贴力度逐年加大。
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成熟定型
2015年政府认定的109家环保加工企业的总加工能力为1.5亿台,但实际年加工能力仅为7500万台,加工能力浪费了50%以上。被视为“千亿级市场”的电子垃圾处理产业长期以来拥有巨量可处理的电子垃圾原材料,同时金属元素提取量大于矿石市场,加之国家资金扶持和政府引导,前景如此广阔,为什么产业发展从长期难以成熟定型,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没有缩小?
长期以来电子垃圾难以流入正规处理企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长期难以打通。一方面是具较好处理能力和基本环保达标的废旧电子产品处理企业长期“无米下锅”,由于不稳定的电子废物来源和数量太少,它们中的大多数处于暂停状态。另一方面,“全国从事电子垃圾回收的小商贩汗牛充栋,他们将电子垃圾分流到不正规的小作坊、小企业,造成了二次环境污染和有用资源的流失。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的研究,2015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渠道占个人回收渠道的85.86%。监管范围内的企业独立、正规的回收渠道不到20%。长期以来只因缺少电子垃圾回收渠道,使得电子垃圾产业的链条在最后一公里断裂,产业发展受到致命打击。
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仍需政府驱动,建成健全成熟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条不能仅依靠市场自身,更不能仅依靠公民环保意识。而需要有国家顶层设计,建立自上而下健全、可约束、可执行的法律体系。需通过强制性法制手段打通电子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首先立法先行,制定具体规范电子废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理的法规。“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明确界定和指定相关部门规章的具体回收渠道和方法。其次,建立废物生产者责任制。相对于国外的企业负责制度我国已有的制度仍是一种软法,难以有实质约束,仍需建立可落地,强制性的法律体系。建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引导传统“法律手段”的电子废物“生产-消费-废弃”模式转向“生产-消费-再生产”的新发展模式。此外,还需建立多层次电子废物回收市场,禁止非法回收渠道。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垃圾收集系统,尝试管督民办的运作模式。同时加大对非法回收渠道的打击力度,对非正规的加工作坊给予取缔。
结语
建立成熟定型的电子产品处理产业不仅需要市场驱动,还需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自上而下的驱动体系,打通垃圾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为此需立法先行,综合施策。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