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物联网技术出现,目前已在工业、农业、医疗、家居、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由软件、网络、硬件搭配组成,不同领域的物联网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物联网相关政策、关键技术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国内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提出了完善物联网标准、坚持创新的新要求
自2011年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已开始跨行业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具体任务,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新起点。
表1 2011年以来物联网相关政策汇总表
(资料来源:五度易链行业研究中心整理)
物联网由三层构架而成,涉及三类关键技术
目前公版的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传输层及应用层构架而成(图1),涉及的关键技术与三层构架对应,主要包括信息的识别与感知、网络通讯、云计算三类技术。
图1 物联网三层构架示意图
(资料来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分析 》)
(1)信息的识别与感知技术通过射频识别、条形码、自动识别等技术,依托传感器实现。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先驱,传感器 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工作范围内的设备信息、技术 应用、敏感材料等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另外,对物体信息的 识别是实现物联网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不同行 业识别技术已经具有了较为广泛的扩展和精进,小到出行所用 的公交卡,大到地球环境的监测,都是识别技术的重要工作成 果。标识技术主要依靠射频技术和二维码。为了有效提升物联 网的信息接收效率和价值,要在未来不断加大标识技术的覆盖 率并解决兼容问题。
(2)通信网络作为物联网的生命,频谱空间不断增加,以满足更多的物联网业务需求。通过信息的接入和传递实 现了物联网的基础性能,网络技术凭借安全高效的通信性能实 现了骨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有效互联,为移动网、固定网、无 线网等提供了便捷的网络环境。目前物联网的接入与通信在远 距离有线传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近距离的无线网络,要根 据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无线、蓝牙等设备,并需进一 步拓展频谱空间,为更广阔的物联网业务创造前提条件。
(3)云计算用数据库、服务器、软硬件等实现数据的准确挖掘、迅速处理、高效储存、有机融合。在大数据、云计算的社会发展要求下,为其提供智能化、虚拟化的网络数据服务。
研发、标准不足及行业独特性影响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
(1)物联网传感器低端领域产品聚集,高端领域研发不足。目前,国内传感器生产商多聚焦于低端产品领域,传感器的芯片研发薄弱,技术标准缺乏,盈利能力不足,进而造成企业不愿意开发成本较高的高端传感器,国内高端传感器主要依赖进口。
(2)物联网在不同行业间的独特性,造成了产品及应用的碎片化现象,影响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目前不同行业对物联网的产品需求不同,因此物联网产品、应用存在着碎片化现象,价格居高不下,进而影响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
(3)物联网在不同行业间的技术标准融合有待加强。物联网产业产业链涉及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相关的产业环节多,关联性较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各行业内均在结合自身需要制定相关的物联网应用标准,但在不同行业间标准仍未实现互联互通。
(4)物联网涉及企业核心信息,传感器及网络系统存在潜在被攻击的安全风险。物联网感知层节点多、分布广、所处环境复杂,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目前物联网已普遍应用在工业、能源、电力、交通等国家战略性行业中,亟需提高物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
未来以投资补贴、创新服务等因素加速产业发展
在政府层面,通过投资、补贴扶持创新性中小企业,快速更迭加速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在企业层面,推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发展体系,构建深度挖掘、快速响应的创新服务体系;在产业发展方面,紧紧结合《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智能、绿色产业升级,以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传统及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在关键硬件方面,以我国ICT产业的优势带动基础器件的研发升级,把握智能硬件、新型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加速国产芯片在各产业上的应用。
小结
物联网技术已在工业、农业、医疗、家居、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主要由感知层、传输层及应用层构架而成,涉及信息的识别与感知、网络通讯、云计算三类关键技术。目前国内物联网行业的研发、标准不足,行业的独特性影响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未来以政府投资补贴、企业创新服务等因素加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