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学伴”,在我的认知范围里,就是好学生帮助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但山东大学的“学伴”却刷新了我的认知,是专门给留学生配备的“学伴”。让网友质疑的是留学生以男生为主,“学伴”以女生为主,学校几个意思?尽管校方也出面澄清,但“学伴”引起的争议却愈演愈烈。
不管如何,把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招募”解读为帮男留学生找女友,都是一种过度解读。一份疑似山大回应此事的文件称,为留学生找“学伴”,是国内一些大学的通用做法。山大一定委屈,为什么偏偏针对我呢?
招募“学伴”,校方说法是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山大这次成为争议的焦点,很大一个原因是一份招募表格上暗示,可以让参加活动的中国学生找到“异性朋友”,这隐约透露的暧昧色彩让很多人感到不快。一份未经证实的“学伴”名单显示,大多数留学生是男生,而绝大部分“学伴”,则是中国女生,这似乎又“证实”了网友的推测。
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开放、包容、多元,所以吸引了很多国际友人来投资、来旅游、来交流、来学习,这当然是好事,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友好合作,尊重国际友人,是我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人格平等,待遇平等。很多时候,过于热情就显得过犹不及,甚至阿谀谄媚。比如,外国游客丢一自行车,警察叔叔倾巢出动全城搜寻,还当先进事迹报道,而普通居民丢一摩托车电动车,甚至更加贵重的物品,警察会这么上心吗?不是帮外国游客寻找失物不对,而是这种不平等待遇让自己打脸。
公众对此类事件提出质疑,反映出社会对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反思。一个可以参照的事件是,就在这两天,福建一名留学生骑电瓶车违规搭载一名女子,被拦下后推搡交警,不仅引发了网友的争议,也引起了多家主流媒体的批评。人们不但批评这位留学生的违规行为,也对警方仅采取批评教育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在多数人的眼里,那位留学生明显受到了“优待”。
这种“超国民待遇”或许和中国人好客的习惯有关。一些中国的女大学生喜欢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毋庸置疑,肯定有想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了解外国文化等正面且实际的考虑。在过去很多年,这也是中国学生当“学伴”的主要目的。如今被赋予特别的联想,她们也会和山大一样感到委屈。
但是,到了2019年,确实是该反思的时候了。人们希望能够更友善也更平等地对待留学生,希望大学不要单纯追求留学生的数量,而应当回归到扎扎实实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的初衷上来。
因此,对山东大学“学伴”的舆论反弹,或许有过度阐释的成分,但是其中所反映的普遍情绪也值得重视。中国学生需要和外国留学生有更多、更有质量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应该通过“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的方式来进行。这样过于讨好和“特殊化”的政策,不符合国内公众对大学和公平价值观的期许,就是对留学生来说,也会把他们封闭起来,影响他们真正的学习。
本文由五度数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