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产品定制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产品定制
010-68321050

2023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可达400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五度易链 2023-07-04 2879 0

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大数据治理

全面提升数据价值

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典型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推广,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药等39个行业大类。预计今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可达400亿元左右,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记者在6月28日举办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广州)论坛暨2023年增材制造产业年会上了解到,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典型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推广,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药等39个行业大类。预计今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可达400亿元左右,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之一,被视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据介绍,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整体实现从研发创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转变,装备实现部分对外依赖到自主生产转变,应用实现从原型制造为主向直接制造扩展,产业布局实现从零散分布到集聚发展演变。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下,制造新需求和新模式对增材制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增材制造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增材制造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苏波建议,要锚定突破创新,努力提升增材制造能力水平;坚持“用字当头”,加快增材制造应用推广普及;深化产业集群建设,完善增材制造产业链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背景下,要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加速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在快车道上踩油门、加速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看来,3D打印正在从工艺制造走向设计制造,从非承载件走向承载件,从单个鉴定走向过程鉴定。3D打印装备将逐步走向大尺寸(大成形面积)、高效率(多激光器)、新技术(飞行打印/金属粘接剂等)、精细化(微纳米金属打印)。“未来,在部分领域,3D打印可能成为代替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的加工方式,走向批量化生产,进入千家万户,并在太空打印、细胞打印和4D打印领域取得更长足的突破。”左世全说。

  会上,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副主任李应红院士和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副主任冷劲松院士还分别做了题为《金属部件智能增材制造与应急保障》《4D打印及其应用:新领域赋能新优势》的主题演

  作者:张维佳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本文为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侵权,请权利人与本站联系,本站经核实后予以修改或删除。

评论

产业专题

申请产品定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 *您的邮箱

  • *政府/园区/机构/企业名称

  • 您的职务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