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对危险废物处理政策的逐渐完善以及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危废处理的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可燃危废的处置方式之一,引起了大量的环保企业和水泥企业的关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不仅能充分利用了水泥企业产能,扩大了收入来源,也为诸多陷入生存危机的水泥企业提供了生存的道路。本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业现状、工艺技术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是指将预处理后的满足入窑要求的危险废物进入水泥窑,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实现对危险废物无害化的处理过程。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类别包括:有机类可燃危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河道淤泥、污染土等危险废弃物,但重金属超标废物、放射性、爆炸性废物不能进入水泥窑处理。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2015年后爆发式增长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始于2000年,但由于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原因,2015年前行业发展缓慢,至2015年全国3000家水泥企业中仅有16家获得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但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推出、环保力度的加大、局部地区危废产量的增加以及水泥企业自身脱困的需要,2015年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2015~2017年两年间,我国建成、在建和规划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近百项。截止2018年5月,持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为49家,核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超过250万吨。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技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
水泥窑能够处理固态、半固态、液态多种种类的危险废物,不仅使危险废物无害化,同时能够利用废物热值和无机组分。不同形态的废物的处理工艺不同,固态废物破碎筛分后直接加入水泥窑中,半固态和粉状废物加入液态废物搅拌成膏体,由柱塞泵注入水泥窑中,液态废物由隔膜泵喷入窑中。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仅要考虑成分配伍,同时需要考虑热量配伍。
目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国家宏观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企业无序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存在环保及安全隐患;处置能力受限于水泥企业自身产能。
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
受困于水泥企业自身经济状况,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力度较低,科研机构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方面投入普遍不足,某些关键或特殊的预处理技术或协同处置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砷、锡、镉、铅等多种重金属在水泥窑中迁移转化特性仍未明确,同时协同处置危废水泥产品的环境安全控制标准有待进一步得到完善。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市场前景看好
从宏观上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置同危险废物的焚烧、填埋等工艺路线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危险废物的焚烧工艺主要针对的是有机类可燃危废,而不能处理不燃危废,危废焚烧企业烟气处理设备投入大工艺流程长,同时焚烧发电的收益基本不能覆盖补充燃料的投入,导致焚烧类企业主要靠收取处置费来维持运营,一旦随着市场的发展,处置费的波动会导致危废焚烧企业的正常运营出现风险。而危废填埋主要面临土地资源的逐渐紧张,适合建造危废填埋场的土地供应量也会相应减少,建造填埋场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同时填埋场每年运行维护的费用也推高了危废填埋企业的成本。水泥窑协同处置相比危废焚烧和填埋企业,处置范围更广,能够利用现有设备建设投入少,产品为水泥无副产物产生,产品销售收入能够充分抵御处置费用的波动,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可以判断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结语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应清楚地看待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企业自身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国家层面上应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严格限制产能的盲目扩大,促进技术先进的水泥协同处置企业兼并重组,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