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11月20日7时40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制的我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成功发射。
“天智一号”由中科院软件所牵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九院771所、中科院光电院等单位参与研制,是规划“天智”系列的首颗技术验证星,也是全球首颗实际开展工程研制并发射的软件定义卫星。
这次发射成功的“天智一号”卫星以软件为主,重约27公斤,现在运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采用了“开放架构、模块集成、软件定义、一星多能”的创新设计理念。
“天智一号’能够不断进行状态更新,通过手机访问的用户,能够对卫星实行任务,卫星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软件定义卫星技术联盟秘书长赵军锁说,“天智”的名字来源于天基智能,意在将卫星和智能相互结合,实现卫星数据和线下的实时交流,数据能够实现”在天处理”.
和传统卫星相比,“天智一号”具有以下优势:
1.智能程度高,天智一号获取的数据大多能在轨道完成,再将分析后的数据传递到地面
2.卫星实行开放型系统,用户能够为卫星开发软件,并且可以将软件上注到卫星上,开展在轨试验;
3.用户能够利用手机APP对卫星的实时状态进行查询,也可以让卫星完成实时拍摄并传送到地面等实时任务.
“天智一号”搭载了能耗低、计算能力强的小型云计算平台,一台超分相机和4部大视场相机。
太空环境和地球不同,元计算平台需要克服诸多问题,首先需要解决能源消耗问题,太空能源很少,需要降低云计算平台的能源消耗;在卫星上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云计算的处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同时,由于卫星的硬件资源携带有限,平台在进行数据资源分析时,需要合理分配内存空间.
云平台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为卫星智能调配计算节点,将获取的数据在卫星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对卫星执行应用程序,和地面需求进行响应,并传输到地面的测控站点或应用端。和传统卫星面智能进行单一的任务定制和开发、自成封闭体系不同,“天智一号”的系统架构,能够提供系统级软件解决方案,在后期开发适合不同卫星平台的航天软件,同时推出了“航天应用商店”,丰富用户的软件使用选择.
根据当前的发展计划,“天智二号”到“天智十号”一共有17颗星(部分为卫星星座),新的卫星已经在详细的规划中,“天智二号”的发射时间大约为下半年。
本文由五度数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