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研究报告 | 中国RFID电子标签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摘要: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与运用。RFID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对于物联网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文本将通过对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类型、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兴起,RFID(射频识别)技术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然而,RFID并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新技术,该技术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到发展,并尝试应用在社会生活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RFID技术逐渐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表1 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RFID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类型
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分为阅读器和发卡器)与电子标签(即应答器)、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四部分构成,一般把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统称为应用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读写器发射特定频率的电波能量给应答器,来驱动应答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输出,而读写器则能够依序接收和解读数据,再送往应用程序处理。
图1 FRID的系统结构
从功能实现的角度看,可将RFID系统分成边沿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边沿系统主要是完成信息感知,属于硬件组件部分;软件系统完成信息的处理和应用;通信设施负责整个RFID系统的信息传递。
图2 射频识别系统基本组成
根据作用距离来划分,可以将RFID系统分为紧密耦合(0~1cm)、遥控耦合(0~1m)以及远距离(>1m)三类。根据数据传输方法来划分,可以将RFID系统分为反射或反向散射式、负载调制式以及高次谐波式三类。还可以根据RFID系统读写器发送的频率来进行划分,这也是在应用中划分RFID系统最重要的方式,一般分为低频(30-300KHz,常用135KHz)、高频(3-30MHz,常用13.56Mhz)、超高频(860MHz-960Mhz全球各标准不一,常用)、微波(2.45Ghz)四类,其中频率越高,电波的传播距离越远,但是绕射或穿透能力会减弱。低频和高频系统的特点是阅读距离短、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低成本。超高频、微波系统的阅读距离较远,能够适应物体高速运动,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向性,但成本较高。
经过长时间的技术进步,目前13.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而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特别是UHF超高频段(860MHz-960MHz)的远距离RFID技术发展速度最快。
表2 不同频段的电子标签性能比较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RFID技术的现有不足及发展趋势
虽然RFID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不足之处还有待提高。首先是RFID技术成熟度不高,在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开发方面,由于其具有反向反射性,导致其难以在金属、液体等商品中得到应用;其次是成本偏高,虽然近年来RFID电子标签的成本有所下降,但较普通条码标签而言价格仍然很高,导致RFID技术推广难度增加。还有就是RFID技术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市场上多种技术标准并存,且不同企业产品的RFID标签难以兼容,给RFID技术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此外,由于RFID电子标签信息存在被非法读取和恶意篡改的风险,因此其安全性能还有待提升。
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未来RFID技术将持续进步。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将朝着功耗更低、读写速度更快、作用距离更远、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RFID标签封装技术将逐渐结合印刷、包装等技术,促进标签天线和封装技术的低成本化,从而促进RFID标签的大规模生产,加快RFID产业发展速度。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制造将朝着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方向发展,同时多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RFID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RFID公共服务体系,将使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更为深入和广泛。
虽然目前RFID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独特的优势依旧符合现代市场的需要。中长期来看,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场景将逐渐增加,市场普及程度将逐步提高。
结语
目前RFID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低频、高频、超高频等频率下都取得了良好的突破。虽然RFID技术还存在不足,但其优势独特,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中长期来看RFID技术将得到普及。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