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全面提升数据价值
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摘要:细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生长繁殖。人的皮肤会分泌汗液和皮脂屑等物质为细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纺织物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了细菌的附着场地。而这些细菌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害细菌的大量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些细菌也会使纺织品脱色、霉变和脆化等,严重影响了纺织品的质量,这就需要对纺织物进行相应的抗菌处理。
抗菌纺织品需要进行相应的抗菌处理,目前商业化抗菌纺织品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天然或者人工抗菌纤维制成的抗菌纺织品,这种方法生产的织物自带抗菌性,无需添加其他抗菌剂,对人体无特殊刺激,适用于皮肤敏感型人群,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和抗菌持久性,在产品的使用期限里都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是对高效抗菌纤维的要求较高,相应的成本也较高,一般应用在对抗菌性能要求较高的纺织品上。第二种方法是对纺织品进行抗菌后整理,这一过程主要使用了多种抗菌剂,通过浸渍、涂层等方法将抗菌剂加入到织物中,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耐洗性和抗菌持久性较弱,经过多次洗涤或长时间暴晒后抗菌效果大打折扣,且对于敏感人群直接与抗菌剂接触,皮肤会受到刺激容易发生过敏性皮肤病,这类抗菌织物不适用于全部人群。抗菌后整理采用了多种化工手段,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较多,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但是抗菌后整理工艺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菌纺织品生产技术。
抗菌纤维加工法
抗菌纤维加工发法又叫做原纤维加工法,采用的抗菌纤维包括天然抗菌纤维和人工抗菌纤维两大类。天然抗菌纤维是指本身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类织物,包括大麻纤维、罗布麻纤维、竹纤维及金属纤维等,用这类原材料加工的纺织品无需特殊处理就带有一定的抗菌性,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类天然织物也成了一种潮流,产销量都在持续上升。人工抗菌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抗菌剂引入到原材料表面或内部,两者相结合使原本的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抗菌纤维种类繁多,主要有抗菌细旦丙纶丝、无机抗菌聚酯纤维、抗菌腈纶和抗菌锦纶等。人工抗菌纤维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复合纺丝法、共混纺丝法和接枝改性法。
复合纺丝法是将含有抗菌成分熔体与不含抗菌成分的熔体通过复合纺丝纺制成皮芯型、并列型、镶嵌型等结构的抗菌纤维,这种纤维只在表层含有相应的抗菌剂,内层不会受到抗菌剂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持住了纤维的原本性能。复合纺丝法的抗菌剂使用量较小,抗菌剂与纤维的结合较为紧密,增加了纺织品的耐洗涤性,但是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成本也比较高,产品一般应用在医疗、化工等领域。日本的武田药品公司和日本可丽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Shine Up抗菌纤维就是采用复合纺丝法。
共混纺丝法是在纺丝原液中或在纤维的聚合阶段将相应的抗菌剂与原料混合,两者融为一体,再将这种掺杂了抗菌剂的原料通过纺织制成成品。这种方法制得的纺织品抗菌剂可以均匀分布在纤维中,抗菌剂覆盖面广,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且操作简便,价格也较为低廉,目前市面上的抗菌纤维多采用这种技术,韩国最新研制成的含木炭纤维Charcoalon使用的这种方法制备。
接枝改性法是对纤维基团的改性处理,一般在纤维表面的大分子上接枝具有抗菌、防臭、耐洗等性能的基团,使纤维具有相应的能力。这种方法自主性较高,可以对纤维进行多重基团的接枝,使纤维具有各种优秀的性能,但是技术难点较大,产品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目前不适用于商业化应用,但是针对高端纺织品的生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接枝改性法生产抗菌纤维的代表商品有日本东洋纺的Biosil抗菌纤维。
抗菌后整理法
抗菌后整理法是用抗菌液对纺织品进行浸渍、涂覆、添加等,把抗菌剂固定在纺织品上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表面涂层法、树脂整理法,目前还有新兴的抗菌整理方法,包括微胶囊法和等离子体抗菌法。
浸渍法是对织物用抗菌剂浸渍一定时间后再脱水烘干的处理操作。通过该方法处理后,抗菌剂可以直接吸附在织物表面或者与织物中纤维发生反应而结合。抗菌剂吸附于表面的织物耐洗性较差,主要用来生产医用杀菌消毒纺织品;抗菌剂与纤维结合的织物耐洗涤性好,抗菌性能较高,这也代表着织物抗菌技术的前沿水平及发展方向,典型的有美国道康宁生产的DC-5700和国内深圳北岳海威化工生产的WS-8810型产品。
表面涂层法是对纺织物进行抗菌剂涂覆,将抗菌剂固定在纺织物的表面,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对抗菌剂的要求也较低,适用于普通抗菌织物,但是纺织物的耐洗性较差,经过多次洗涤,抗菌剂会大量流失。如用磺胺药类、呋喃药类处理棉麻织物,用有机硅季铵盐类处理化纤织物。
树脂整理法是将抗菌剂溶解在树脂中配成乳化液,再将织物放在乳化液中充分浸渍。这种方法与浸渍法类似,但是抗菌剂通过树脂能够附于织物表面附着性更强,耐洗性和抗菌性都优于传统的浸渍法。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采用的都是这种抗菌整理方法,如上海三枪集团、大东纺织等。
除了这些传统的抗菌整理方法外,目前还有微胶囊法、等离子体抗菌法等新兴的抗菌整理技术。微胶囊法是将抗菌剂制作成微型抗菌胶囊,再用高分子粘合剂或涂层剂使胶囊附着在织物上,胶囊一般呈均匀分布状态,在纺织物的使用过程中,微胶囊因受到摩擦或者挤压而破裂,抗菌剂也会因此释放出来,扩散至纺织物的表面,起到抗菌的效果,这种方法抗菌效果较好,且对衣物的损伤较小,但是技术难点较高,暂时无法大范围推广。等离子体抗菌法是将具有抗菌性能的高能离子如Ag、Cu等,在真空条件下加速注入固体表面,这些抗菌离子在纺织物表面形成亚稳相或沉淀相使织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将会有更多的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抗菌整理法出现。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抗菌纺织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抗菌纺织品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抗菌纺织品主要有两种加工工艺一是抗菌纤维加工法,二是抗菌后整理法,两者工艺又包括了多种抗菌加工方法,其中采用天然抗菌纤维最为健康环保,其生产的纺织品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抗菌后整理法中,我国大部分厂家主使用的还是树脂整理法,而浸渍法中抗菌剂与织物纤维发生反应结合,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和抗菌性成为未来抗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