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当前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方式大变革形势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疾病致死的首要因素,并逐渐趋向年轻化,结合药物干预的一级预防方式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四大类主要慢性病(心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病、糖尿病)中,心血管疾病居首位。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心血管疾病成为居民健康最大杀手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城市、农村心血管病(CVD)死亡率分别为268/10万,312/10万,较2006年分别提高45.6%和76.3%。从图1可知,近10年来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农村地区因疾病预防水平和健康生活概念普及率较低,其CVD死亡率快速提升且自2009年以来一直高于城市地区死亡率。2017年,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因素中,城市、农村心血管病死亡占比分别为43.6%、45.9%。且自2015—2017年来,该比例均超过40%,连续三年居首位,高于肿瘤等被大众普遍认为“恶疾”的疾病占比。心血管中心推算目前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预计今后10年CVD患病和死亡的绝对人数仍将持续上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图1: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图2: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老年病”走向低龄化
心血管疾病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但根据近年公开报道,我国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小不到20岁。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在3年内增幅达到30.3%。早在2015年9月,于北京召开的世界心脏日新闻发布会宣称: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日益巨大的工作压力,高糖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及疾病防治意识的欠缺,导致心血管病的触手在中青年群体中不断纵深,该群体心血管患病风险大幅增加。
一级预防成应对心血管新趋势关键
心血管疾病已形成并将长期保持“低龄多发”趋势,且绝大多数人在尚未罹患心血管病时,已暴露在多种致病因素之中。世界卫生组织预估,早发心血管病中3/4以上可以进行防预。及时有效的一级预防对于降低患病风险和控制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级预防的基石,合理膳食结构,规律适量运动,避免主动被动吸烟等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是主要推荐手段。当心血管疾病进入亚临床阶段时,循环药物预防必不可少。目前,公认的一级预防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既往研究发现,降压、降脂等综合预防策略优于单一致病因素干预。阿司匹林即可减少心肌梗死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概率,又可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基于此,阿司匹林是重要预防药物之一。但近期欧洲ASPREE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未显著减少心血管复合事件,且增加大出血发生概率,引起阿司匹林在一级防御领域诸多争议。我国一直对此保持相对客观态度,即积极肯定阿司匹林在适应人群的一级防预地位。目前《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将其适应人群扩展为5类,在未来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且能有效控制除出血人群,其药物防预效益明显。
血压和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是相互强化的,同时控制血压血脂将会产生协同作用。在保持血压达标同时,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控脂降脂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初发和再发,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分析HOPE-3研究中的高血压人群,利用他汀降脂获得的治疗效益更为明显。因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长期性,其耐受性需重点考虑。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安全性较高,亚洲人对其耐受性较好,可成为我国大部分患病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选择。目前,国内的浙江京新(规格:10mg、5mg)、正大天晴(规格:10mg)及浙江海正(规格:10mg、5mg)三家企业的瑞舒伐他汀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结论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并日益年轻化,总体呈现低龄多发趋势。因此,在致病因素普遍暴露的情况下,强化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有效遏制我国心血管疾病上升趋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培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之上,控制高危因素也是关键所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在心血管病药物一级预防中大有可为。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