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虫害一直影响着我国种植农业的发展,虫害一旦爆发,危害性及大,且治理较为困难。在众多的虫害中,昆虫类害虫治理方法较多且针对性较强,螨虫类害虫破坏性更大且治理更加困难。本文将以螨虫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为严重的红蜘蛛为例,分析红蜘蛛的危害、防治难点及目前的防治技术。
红蜘蛛学名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红蜘蛛并不是真正的蜘蛛,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螨虫,一般成螨可以长到0.42-0.52毫米,体色一般为红色梨形,其形似蜘蛛,所以被叫做红蜘蛛。
红蜘蛛危害农作物类别较多 治理难度较大
红蜘蛛对于农作物的危害较大,其繁殖较快,生长迅速,且适应环境性较强,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北方地区。红蜘蛛食性较杂,能以100多种植物为食,农作物中主要危害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其中对柑橘、草莓、西红柿、黄瓜等果蔬危害最为严重。
红蜘蛛一般以成螨、若螨、幼螨群集在果蔬的叶片、嫩枝和果实上,用口器刺破叶片、嫩梢及果实的表皮,吮吸果树的汁液,致使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流失。受到虫害的果蔬初期表面将呈现白点,叶片或果实失去光泽;虫害中期叶片将呈现灰白色且大范围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虫害晚期果蔬叶片大范围坏死,果实表面布满灰色斑点,农作物逐渐枯萎死亡。一般情况下,红蜘蛛病害在5月中旬达到盛发期,7至8月为发生高峰期。
红蜘蛛相对于其他病虫危害性更大,且防治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有其高效的繁殖及生长能力,红蜘蛛每年产一次卵,一次约100只左右,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红蜘蛛主要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在植物枝干裂缝、落叶以及根际周围浅土层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时,越冬雌成螨开始复苏活动,生命力十分顽强。另一个原因是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较弱,红蜘蛛是一种螨虫,普通的昆虫杀虫剂并不起效,其次在一株农作物上会同时存在红蜘蛛的卵、幼螨、若螨、成螨四种形态,螨虫药物很难同时针对这四种状态的红蜘蛛,要想达到较好的杀虫效果就需要喷洒不同农药,这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还会遗留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研制出高效的杀虫药物或绿色环保的治理方法。
红蜘蛛防治主要针对潜伏期和爆发期
红蜘蛛的治理主要针对卵及幼虫阶段,一旦红蜘蛛大范围爆发,治理将十分困难。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将有效杜绝红蜘蛛的爆发,氮肥一旦过量将促进农作物的新梢抽发,这也为红蜘蛛提供了生存条件,促进了红蜘蛛的繁殖。在冬季虫卵过冬阶段也可进行红蜘蛛的清杀,冬季要进行土壤杀菌,对园区或大棚进行清理和农作物的修剪,减少虫源和方便农药的覆盖,可以用石硫合剂进行冬春清园,做到螨病兼顾。同时也可以根据红蜘蛛越冬卵孵化规律和孵化后首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在早春时期进行土壤的翻新,清除地面杂草及之前种植的农作物,使红蜘蛛在孵化初期找不到食物源,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早期杀虫一旦没有达到效果,就需要进行后期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采用的主要药剂有丁氟螨脂、联苯肼酯、乙螨唑、螺螨酯、克螨特等药物,也可以多种药物结合使用。在农药选择时尽可能优先采用矿物油等矿物源杀螨剂,农药大量使用时螨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但红蜘蛛对矿物油类杀虫剂无法产生抗性,同时矿物油类杀虫剂对介壳虫、煤烟病等病虫害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生物防治则主要采用红蜘蛛的天敌进行灭虫,红蜘蛛天敌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等,目前以捕食螨的应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农作物开花至果实生长期释放捕食螨,在释放捕食螨前应尽量压低红蜘蛛的数量,投放时按照益害比1:10到1:30释放捕食螨。1只捕食螨一生能捕食300-500只红蜘蛛,同时也吸食害螨虫卵,可有效地控制红蜘蛛的爆发。这种生物防治的方式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中使用效果最好。
结语
红蜘蛛对于农作物的危害较大,主要原因有其繁殖能力较强,且生命力较为旺盛,耐冬季低温,可以以卵或受精雌成螨状态越冬,一旦条件成熟将会大规模爆发。同时红蜘蛛的耐药性较强,普通杀虫剂对其无效,且会同时存在四种状态,暂时没有可以同时杀灭四种状态的高效杀虫剂。目前防治红蜘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针对卵或幼螨期,进行土壤的翻新杀虫,同时进行种植区域的清园,将红蜘蛛消灭在爆发初期。二是针对红蜘蛛的若螨或成螨期,这一阶段红蜘蛛的危害逐渐显现,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农药优先采用矿物油等矿物源杀螨剂,生物防治则主要使用捕食螨。未来针对红蜘蛛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四状态”的高效农药和绿色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