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产品定制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产品定制
010-68321050
您的位置: 五度易链 政策信息 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47号)

2021-08-19 2451

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科技最前沿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政策文件:《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产业规模稳步壮大。2020年全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90.7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10.0%。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凸显。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先后获批建设,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21家,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22个,一批千亿企业、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迅速成长。

  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产业优势显著,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兴动能加快培育。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工程机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1/4以上,电力机车市场份额世界第一。新材料总量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市场占有率、硬质合金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具备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信创产业构建“两芯一生态”的发展格局,移动互联网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特色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农业等实现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带动产业快速增长,“湘药”初具特色优势。跨领域、跨行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良好发展基础,潜力巨大。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战略引领下,各级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陆续出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文件,产业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健全。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五个100”工程累计实施237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176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在湘世界“500强”增至179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项目340个;岳麓山实验室、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末,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分别达到16个和286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19个和338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4个和453个,全省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分别达到7家和107家。通过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人才60余万人,“十三五”期间,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70余个、高层次专家1100多名,目前在湘两院院士83名、湘籍院士121名。

  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一批优势集群逐步占领全国高地,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形,长沙智能制造装备、湘潭智能制造装备、岳阳新型功能材料和娄底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产业集群列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围第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郴州金属新材料、益阳电子信息等集群发展各具特色。

  (二)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全球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前沿技术呈现集中突破态势,全面涌现的链式发展局面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刻变化,国际分工体系全面调整将导致关键环节的国际竞争壁垒进一步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紧张将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重组。我省在迎来新一轮产业布局“窗口期”的同时,将直面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从国内看,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催生新兴增长动能,提升自主创新能级刻不容缓。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充分激发新动力。我国明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推动先进环保、先进储能等绿色低碳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打造我省绿色低碳领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空间。我国新兴产业与国际产业间技术代差的不断缩小、关键核心技术的受制于人,对我省探索形成新兴产业领域特色自主创新模式、担当科技自立自强重任提出了新要求。

  从省内看,“三高四新”战略定位赋予了新时期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为湖南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制造业发展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和产业集群,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奠定基础;通过完善创新体系,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夯实支撑;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积极释放新业态新模式活力,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创新合作,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湖南范式。

  同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原创性技术成果较为欠缺,部分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优势领域产业链配套水平有待增强,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综合判断,“十四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发展大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稳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 战略,立足湖南、放眼全球,找准切入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发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以产业发展规律为遵循,以重大发展需求为牵引,着力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集聚发展,着力培优育强创新主体、增强产业综合实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生态,着力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区,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端引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入高端创新要素,努力在涉及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的领域实现新突破。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厚植产业发展潜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坚持数字赋能。把握数字化革命潮流,推动数字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各环节广泛渗透,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催生大量新模式、新业态。高效释放数据资源的价值作用,以数据驱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效集聚。统筹考虑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差异化的产业体系。促进优势资源要素高效集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五好”园区建设为引领,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坚持绿色低碳。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金融、人才深度融合,畅通要素供给渠道,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总额突破万亿元,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兴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2%以上,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00家,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超过150个,创新科研能力进入创新型省份前列,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高端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

  集群发展成效明显。核心区域发展功能不断拓展,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和储备一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龙头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以及未来产业企业。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显著突破,在科技创新、市场准入、场景搭建、标准建设、人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三、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立足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兴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等九大产业。

  (一)高端装备产业。

  以市场应用为牵引、自主可控为导向、技术引领为支撑、转型升级为主线、两化融合为手段,加大重要产品和重大技术攻关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高端攀升,不断突破一批“大国重器”,大力推进关键生产设备、零部件和材料国产化替代,着力培育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为代表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形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型能源与电力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智慧智能农业机械、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优势特色集群,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高端工程机械领域。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通用零部件短板,提升大型、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技术、产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特种工程机械。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推动主导优势产品引领世界一流水平,打造成为全球工程机械科技创新发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加快新一代轨道交通整车制造、核心部件以及关键系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新型动车组、电力机车、新一代磁悬浮列车等规模化发展。建设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构建全球领先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中心。

  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智慧农业机械以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产品推广应用,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备、集聚程度高、规模效应突出的优势产业集群。

  (二)新材料产业。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强化基础材料对重大装备、重点产品的保障能力,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加快新材料配套攻关,积极构建材料、核心工艺、专用装备和核心软件等协调创新体系,实施装备材料一体化推进首批次应用计划,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重点发展先进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增加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产品供给,从需求侧引导企业加快向中高端产品制造转型,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超前布局和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等具有战略意义、高成长性的前沿新材料领域。开展新材料前沿与交叉技术研究,抢占新材料未来发展先机。建设国内一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集聚地。

  (三)航空航天产业。

  以深化推进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中小航空发动机和通航整机研发制造,着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通航整机研发制造+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通航运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模式,树立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标杆,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以航空设计、航空旅游、航空运动、航空科普文旅研学等为主导的航空文化产业,探索“航空+”的文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应急抢险、医疗救治、城市安防、交通指挥救援等社会公共航空服务。率先发展“城市通航”,先行先试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城市物流快递、公共交通、社会公共管理、城市消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加快突破“北斗+第五代移动通信”“北斗+物联网”等基础芯片模组国产自主、精密授时定位和终端低成本小型化技术,大力开展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应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应用整体水平。

  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支撑能力。围绕卫星互联网网络通信核心功能,针对卫星互联网(5G+)模拟集成电路、高性能高可靠存储控制芯片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面向“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重点领域创新,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深度融合,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基础稳固、创新融合、开放协同、安全低碳的产业发展生态。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扩大5G建站规模,加快独立组网和商用,积极推进千兆固网改造和接入网络建设,建设覆盖全省的物联网。统筹规划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完善“城市超级大脑”,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提升信息制造产业支撑水平。迭代升级高端通用芯片,积极推动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提升集成电路与功率半导体成套装备本地化供应能力。发展特种玻璃、大尺寸显示面板、柔性屏、智能显示终端产业,推进量子点、Mini/Micro-LED、激光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培育打造新型显示器件全产业链条。积极创建全国特色半导体(含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重点发展集聚区。

  提升国产软件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工业软件发展水平,完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加快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化、服务化、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应用深度和广度。

  强化创新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应用,推广面向多场景的“5G+”新业态新模式,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加快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典型应用场景。

  (五)生物产业。

  立足产业发展基础,面向农业及人民健康生活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生物产业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发展生物种业、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特色领域,实现生物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双提升。

  加快突破育种关键技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内种业创新高地。完善生物育种安全监控和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和现代种业企业。

  加快培育农产品全产业链和提质集群建设,提升产品加工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水平,树立绿色安全优质的“湘食”品牌形象。提高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发展水平,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

  加快中药大品种质量升级,构建覆盖中药全过程质量可追溯体系,提升以“湘九味”为代表的道地药材与特色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高药物创新研发能力,推动原创、首仿、改良新药、高端原料药和关键医药中间体的创制,进一步巩固药用辅料全国优势领先地位。发挥在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等领域科研领先优势,深入推进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和产业化。

  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和保健市场需求,推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跨领域融合发展,大力研发新型医疗器械,提升生物医学工程整体竞争力。突破智能诊疗关键技术,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及医养结合等新模式,拓展生物医药服务新业态。前瞻部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重点支持生物防护物资及原材料生产能力建设,提升生物安全保障水平。

  (六)节能环保产业。

  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以培育壮大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应用产业链,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加快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加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断提升技术能力,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技术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土壤环境安全保障,拓展环保产业市场空间。深化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和利用,推动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彻底实现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资源化。打造高效节能管理体系,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强化节能综合服务能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绿色建造行动,开展绿色建造项目策划统筹,突破先进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碳汇精准计算及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

  (七)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把握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机遇,加强车规级芯片、车用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智能底盘、新一代车身、自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研究攻关,推动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与市场普及率,培育融合型产业生态。

  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发挥我省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池、电控核心部件方面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加强对燃料电池、先进电驱系统的技术储备。鼓励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湘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引导省内现有整车企业加大在湖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强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全过程品控,推进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推进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新型车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

  积极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推动汽车、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骨干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基础共性交叉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加强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区、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牵头制定一批国家及行业标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构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由生产制造基地向创新研发高地转型,打造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与产业基地。

  (八)新兴服务业。

  充分发挥新兴服务业基础性作用,支撑科技创新突破转化,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成化发展。鼓励发展创新工场、虚拟创新社区等新型孵化平台,不断提升孵化载体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基础检测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放检验检测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检验检测认证,推进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强科研设施开放共享,逐步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建设湖南省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依托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覆盖全省、辐射周边、连通国内市场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紧扣优势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完善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远程诊断、仓储物流等专业化服务。鼓励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市场推广、营销管理。推动数据赋能制造业全产业链,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充分利用新技术,以更好质量、更高效率满足人民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新兴需求,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增强教育资源的全面性、可得性、针对性。提高康养服务技术水平,利用精准医学、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技术和手段,大幅提高供给质量。加强大数据、生物监测等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实践,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消费体验。

  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等作为关键发力点,加快发展壮大数字内容产业,打造具有自主创新引领能力的数字创意技术与装备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融合,建立文化引领、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的数字创意新体系,构建“内容+装备+传输+应用+交易”的全产业链。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视频产业智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V谷”,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南特色数字创意品牌。

  (九)未来产业。

  加强前瞻谋划,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构建未来竞争新优势。

  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前沿技术的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创新,推动生产、设计、材料、装备、工艺和检测技术从“并跑”到“领跑”。依托颠覆性技术供给,推进一批技术孵化、技术转化、新产品生产项目,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概念验证到工程化中试、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系统设计和全链条布局。

  加快推进量子信息、6G技术、类脑智能、氢能核能利用、合成生物、低维材料、超材料、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创新发展。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低碳发展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低碳、近零碳、零碳转型。

  积极布局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平台与科技基础设施。加强未来产业人才引育,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研究人员自由探索。加强引导支持,推进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和迭代发展。

  四、推进举措

  通过瞄准产业制高点加速集群建设、瞄准技术制高点抢占先发优势、瞄准人才制高点引育产业人才、瞄准平台制高点提升创新能力、瞄准一流环境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新时代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创新发展、高效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发展以及特色发展。

  (一)瞄准产业制高点加速集群建设。

  1.打造多元优势产业集群。

  统筹考虑各地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条件,基于比较优势打造多元化高质量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三大优势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提高全球竞争力,努力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聚焦生物医药、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新型显示器件、5G应用等领域,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产业集群,争取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范围。瞄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构建一批产业发展新引擎。引导产业园区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集聚程度高、创业环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

  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行动,研究分析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缺失、薄弱和关键环节,引导以社会资源为主体开展协同攻关,推动加大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投入力度,开展对内对外技术合作。发挥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在“补链延链强链”方面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联合参与的产业集群创新联盟,提升集群内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促进省内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要素高效自由流动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3.完善集群发展生态环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与城市群建设有机融合,加快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态势。推进全省数字化改革,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字新湖南。支持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率先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支持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联合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力。搭建支持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创新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壮大集群内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提供配套创新金融服务。加强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二)瞄准技术制高点抢占先发优势。

  1.夯实基础研究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基础、高平台、前沿方向,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开展基础性科技能力建设,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鼓励支持从0到1的重大突破性创新,积极对接国家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布局,加大各类科技计划与重大项目承接力度,强化创新成果源头供给和合理配置。选择一批研究基础好、对我省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在材料、信息、生物、大气、光学、航空航天等方向培育形成若干高水平原创成果,争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2.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制定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清单,结合湖南基础和优势,制定核心技术攻关路线图。构建新型攻关机制,积极衔接国家科技计划,参与国家“揭榜挂帅”等制度,“一技一策”集中攻克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面向高端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材料、信息安全、生物农业、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关键共性需求,启动国产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扶持计划。支持企业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和前瞻性战略性布局。

  3.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构建高效协同、产权保护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为主体的重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系建设,优化技术市场布局,探索在长株潭、环洞庭湖、湘中南、大湘西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转化应用体系,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开展技术难题竞标。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培育职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畅通科技成果信息收集和共享渠道,大力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促进更多技术成果在湘落地转化。

  (三)瞄准人才制高点引育产业人才。

  1.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前沿产业领域,实施引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行动,依托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研发平台,按照分层分类、科学精准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引领支撑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围绕我省新兴优势产业链建立人才特区,确定目录清单,完善政策配套,通过“企业定人选、政府给支持”实现精准引才。结合重大产业项目,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企业家队伍。

  2.健全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支持高校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方向,优化专业设置,适当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争创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湘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促进高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顺应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趋势,加快培养多行业跨界历练、创新理论与工艺实践融合、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3.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强化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和绩效激励。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评价、评估制度,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在户籍、医疗、住房、出行、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瞄准平台制高点提升创新能力。

  1.搭建新型创新平台。

  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成为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重要通道,加快实现创新要素集聚融合、开放共享。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创新平台网络,围绕重点领域及重大战略需求,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流程全覆盖能力。支持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组织形式、研发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2.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园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打造完善全链条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一批中试试验、应用验证、材料检测、应用场景拓展等功能型服务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验证支撑。打造完善湖南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中非跨境数据流通平台。打造完善产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情况、重大项目清单、重大产业政策等全方位信息,助力企业更好研判产业形势。完善知识产权运维平台,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在组织架构、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科学合理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良好运作效率。

  3.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信息网络为基础,加大力度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鼓励企业建设产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应用广泛的融合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为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服务,激发企业新需求。积极争取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升级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国家IPv6应用创新研究院,中国南方区域域名解析研究中心,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算力设施。构建工程化基地、数据共用库、检测评价中心等基础设施,建成较具影响力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五)瞄准一流环境优化产业生态。

  1.积极开展创新应用示范。

  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各类应用市场开放,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针对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智能汽车、5G、数字新消费、精准医学等前沿领域,加快打造创新应用示范区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前沿技术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完善创新应用示范配套财政支持政策,积极开展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研究制定完善消费端财政补贴优惠配套措施。针对战略性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产品,协助开展创新产品重点客户开发,助力先导市场开拓。

  2.完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加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开展“双创”系列活动,推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合作,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区域,提供若干一站式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向重点产业创新创业服务需求,构建知识型高端科技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国际化、高端化科技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双创企业、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投资机构等创新创业主体,鼓励采取研发众包、“互联网+”平台、大企业内部创业和构建企业生态圈等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等10类重点支持群体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给予贴息。

  3.畅通内外循环体系。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因地制宜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新兴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发展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强化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配套转移,打造京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带。挖掘强大国内省内市场,引导企业开拓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核心优势产品高端化发展,适应、引领、创造高端需求。利用“泛珠”论坛、“沪洽周”等平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领域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支持省内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中心、服务中心和工业园区,鼓励参与收购境外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统筹规划。

  进一步完善省市协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切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培育完善、重大项目布局、创新制度探索等重点工作。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实现各环节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空间布局,突出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加强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和形势分析,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进一步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推进全程网办。完善湖南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信息纳入信贷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审批程序。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和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三)优化资金支持。

  强化政府资金引导示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引导壮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集中、持续、协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健全投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创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赛马式”“中期评估式”等资助方案,引导理性投资,提升各类资金使用绩效。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产业发展。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完善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升企业融资可获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发展质效,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四)强化实施评估。

  健全完善规划实施的评价、评估和激励机制,探索推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奖惩机制。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决策作用,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跟踪,及时调整修订相关政策和目标任务,确保规划有效落实。发挥监察和社会各界监督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产业专题

申请产品定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 *您的邮箱

  • *政府/园区/机构/企业名称

  • 您的职务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