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政策解读:《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政策解读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8日
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
为贯彻落实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发挥云南矿产资源与绿色能源优势,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制定本行动。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围绕打造国内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以资源、能源等优势为依托,以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做精稀贵金属新材料,做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做实稀土、化工等新材料,构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二)发展目标。未来三年,重在夯实基础、局部突破、建设生态。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提升一批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价值链地位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协同、公共服务完善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实现三倍增。
二、重点任务
(一)产业锻长板行动。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钛基新材料、锡基新材料、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稀土及化工新材料等。
——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加快实施废汽车催化剂回收贵金属项目,争取到2024年全省铂族金属产能突破30吨。围绕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速发展贵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蒸镀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加快发展新一代国六催化剂、丙烷/环己烷脱氢铂催化剂、工业废水处理催化剂等产品。
——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支持布局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加快发展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电池材料。支持引进铝塑膜、电池结构件、补锂剂等电池细分领域材(辅)料项目。
——钛基新材料领域。加快推进氯化法钛白粉、氯化法钛渣、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电熔氧化锆等项目建设,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专用性强的钛白粉产品。鼓励开发多品种钛合金型号,加快棒材、管材、型材、钛基金属复合板的研发及产业化,逐步推动模锻件机械加工件生产。
——锡基新材料领域。鼓励企业通过投资、贸易等形式,实现锡精矿采购量占全球锡精矿流通资源的40%、锡锭销量占全球产量的30%。发展锡丝、锡膏、BGA (球栅阵列封装)锡球、预成型焊片等产品,加快发展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催化剂、无机锡功能材料、锡基新型阻燃剂等产品。
——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领域。加快发展高纯锗单晶材料、光伏/光纤级锗材料、红外级锗材料等新材料,完善锗基材料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砷化镓单晶片、碳化硅单晶片、ITO靶材等项目建设。到2024年,区熔锗锭深加工率达到60%,粗铟深加工率达到50%。
——稀土、化工等其他新材料。加快推进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招引配套发展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能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液态金属、有机硅、橡胶等新材料产品。
(二)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围绕重点领域的关键新材料技术,组织协同攻关,加快新材料研制、生产、验证及应用进程。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纳入有关基础研发计划支持;技术成熟度处于小试、中试阶段的,纳入有关工程化产业化专项计划支持;技术成熟度处于产业化阶段的,加强产用衔接,加快应用产业化步伐。
——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室阶段。晶圆级探针卡用稀贵金属丝材、高效制氢用催化材料、太阳能电池用银浆及高纯石墨等制备关键技术,碳酸盐粘土型锂矿绿色高效提锂关键技术,短流程绿色钛提取技术,钛伴生元素钒的提取及钒基功能材料开发,碳化硅晶体、高纯碳粉、高性能大口径激光晶体等基础研究,微电子用锡及锡银合金电镀化学品,纳米焊锡膏,锡基和铟基催化材料,高强铜合金超薄带材,高纯湿电子化学品材料等。
——技术成熟度处于小试、中试阶段。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用超高纯溅射靶材、非道路T4后处理催化材料,贵金属量子点复合催化剂材料,高比能高安全储能电池电芯设计技术,高容量电力储能电池制造技术和储能衰减电池综合利用技术,钛及钛合金熔铸高效化和智慧化制造,高端钛合金熔铸工艺装备技术,高端电子焊锡材料、化学沉锡关键技术、低电导率二丁基氧化锡、液体钙钡锌复合热稳定剂、有机锡系列新型环保及高效催化材料,银-金合金真空分离,超高纯碲制备等。
——技术成熟度处于产业化阶段。贵金属装联材料、微电子粉体,贵金属工业催化剂,高性能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液、硅碳负极材料等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钛及钛合金返回料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球形钛粉、高端钛合金真空自耗凝壳熔炼技术及其离心浇铸技术,芯片封装用焊球智能化制备、高温焊锡膏、封装用微焊锡球、锡酸盐阻燃剂等。
(三)优势企业引育行动。围绕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成长潜力大的新材料领域,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头部企业。
——打造一批链主企业。支持贵金属、锡、新能源电池、精细化工等领域骨干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针对产业缺项、技术缺项实施并购,加大产业链延伸投入力度,推动上下游一体化、集团化发展。支持建设贵金属新材料制造基地、贵金属资源开发及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光电子微电子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锡化工(云南)生产基地,组建锡化工应用研究中心。到2024年,力争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的新材料企业2家以上。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钛、锗、砷、铟、稀土、蓝宝石、砷化镓、磷化铟、碳化硅、红外光电等领域,加速培育中小企业,重点从企业孵化培育、科技支撑、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发展。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建立中试基地,为中小企业开展中试熟化和产业化提供服务。到2024年,力争培育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
——引进一批优势企业。省级负责统筹新材料产业区域协同发展,避免各地无序竞争,地方政府落实招商主体责任。重点州市要以区域生产要素资源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前提,瞄准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行以商招商、代理招商、股权招商。
(四)特色园区打造行动。推进“一园一业”建设,引导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园区集聚,实施园区绿色化改造,打造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滇中新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光电子及半导体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总产值突破500亿元。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主,支持打造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基础的产业链齐全、供应链完善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产业延伸,壮大发展冶金新材料,打造科技型绿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加快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贵金属新材料、锗基新材料、铟基新材料、镓基新材料及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支持建设以锗材料为基础、光电半导体为依托的区域联动产业示范区和新材料(稀贵金属)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进贵金属材料云南实验室建设,鼓励构建以贵金属研发为基础、贵金属材料产业为特色的科技创新高地,支持建设科技驱动综合服务创新体,鼓励建设产业生态良好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锡基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等,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鼓励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建立新材料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打造以锡深加工为主的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区。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围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铜箔、有机硅新材料等,依托新能源电池领域核心技术企业,鼓励构建“材料一电芯一电池一应用”全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主的生产基地,支持建成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液态金属产业,支持曲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沾益片区发展有机硅产业。
——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支持开展大型锂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鼓励依托锂矿、磷矿、镍矿等资源优势,引进一批锂电池隔膜、铜箔等头部企业,加快锂电池检测及溯源平台建设,打造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基地。
——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以锡、铜、铝基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以砷基、铟基为代表的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支持发展高可靠性合金材料,鼓励推动新材料产业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
——楚雄禄丰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钛基新材料,到2024年,力争钛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依托钛矿采选到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钛材加工贸易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重点发展钛基新材料,支持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钛材产业链,鼓励建设“中国绿色新钛谷”。
——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支持建设以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为主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
——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铅锌、锑、铟基等新材料,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发挥铅锌湿法冶炼技术等优势,围绕铅、锌、锑、铟等精深加工,构建粗铅-精铅/电铅-氧化铅/铅合金-铅酸(炭)蓄电池、锌锭-镀锌钢板-防腐蚀材料、精锑-锑合金等产业链。
——保山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加快稀土分离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发展稀土储能、稀土磁性等材料,积极拓展稀土应用产业布局,打造“稀土—新材料—元器件—终端应用”产业链。
(五)服务平台建设行动。支持在锡基等新材料领域建设云南实验室,支持建设中国-俄罗斯钛金属冶金及应用联合研发中心、钛锆新材料研发中心、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产业应用推广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形成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
——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依托新材料骨干企业,建设贵金属材料、锡铟材料、钛材料、锗材料等工程应用示范平台,加快建设石化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昆明理工大学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实现新材料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更多应用。
——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在光电子微电子材料、高纯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依托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部省共建)、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贵金属催化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锗材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构建新材料测试评价体系。
——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持续推进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开展新材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立统一标准的稀贵金属数据库,运用智能技术建立垂直化、专业化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加快产业资源交流互通,开展材料生产企业与设计、应用单位供需对接,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材料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六)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行动。编制全省锂资源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全省锂资源开发。加快玉溪新型粘土型锂矿开采前期工作,加快滇中富锂矿产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勘察进度。组建省锂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资源引进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围绕全省锂矿勘探、开发、选冶、提炼、加工、生产、尾矿及污水处理等,打造绿色标准化原料及生产加工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专班在省长、相关副省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日常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承担。专班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通报产业发展动态,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要素保障,研究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统计体系,重要情况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二)建立产业专家库。成立新材料产业专家库,邀请省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加入专家库,定期举办专家论坛,交流研讨省内外技术、产业、政策的最新动态,为产业发展前沿态势、产业分析、创新能力、区域布局、重点招商、政策设计等提供战略咨询。
(三)制定配套政策。充分发挥三年行动引领作用,加强财税、金融、投资、能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聚焦做精优势新材料产业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出台综合性配套政策,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新材料产业汇聚。
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进一步完善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一)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纳入有关基础研发计划支持。
——制定新材料基础研究、科技基地(平台)及人才计划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科研项目按相关规定予以支持。
——对填补我省新材料产业空白、经济社会效益特别突出的新材料技术合作项目、科创型服务型平台项目,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二)技术成熟度处于小试、中试阶段的,纳入有关工程化产业化专项计划支持。实施中试基地支持计划,支持新材料企业牵头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鼓励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开展实验室成果开发和优化、投产前试验或试生产服务。
(三)技术成熟度处于产业化阶段的,加强产用衔接,加快应用产业化步伐。
——加快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新材料科技成果源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并在省内转化的项目,分别给予成果出让方和成果受让方20%的资金补助,每项最高可补助200万元;对科技成果来源于省外并落地成果转化的,给予成果受让方20%的财政资金补助,每项最高可补助200万元。
——推动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许可净收入中的至少70%归属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技术发明人可以自主以技术、发明专利创办公司,只需向技术发明人所在单位提交备案并承诺技术、发明专利净收益的30%归属发明人所在单位。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探索建立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运营公司。对促成不低于3项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年度技术交易额度在2000万元(含)以内的,给予1.5%的补助;2000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1%的补助;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二、支持引育优势企业
(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围绕贵金属、新能源电池、锡、钛、锗等优势新材料领域,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大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支持建设一批对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项目按标准给予支持,对特别重大的新材料产业标志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进行支持。
——对新材料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分段补助。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按照《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办法》,对先行投入资金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纳统新材料企业,引导其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积极支持。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新材料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引导新材料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支持。
——强化市场应用推广。强化标准制定,支持稀贵金属、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骨干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大首批次应用补偿力度,落实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对购买新材料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且符合条件的,支持投保企业申请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
(五)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用好用足国家将部分新材料产品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的政策。落实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及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支持建设特色园区
(六)支持打造新材料产业园。支持新材料产业园区加强产业发展统筹,建设“园中园”。
——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在防控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支持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提升项目所在地园区的供电、供气、供排水、循环改造、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省预算内基建投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优先解决建设用地。加大土地要素保障力度,对贵金属、新能源电池、钛基、光电子微电子、锡基、稀土、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产业用地可以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对园区内符合使用林地条件的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林地定额指标将依法依规全力予以保障。
——优化环境准入管理。加快推动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优化环评办理流程,重大产业项目享受绿色审批通道。
(七)支持建设绿色低碳园区。支持园区新材料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坚持按照技术装备先进、节能环保领先的标准推动新材料项目入园,支持新材料产业主导作用明显、且能效水平领先的园区率先打造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省级有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
四、支持培育良好生态
(八)支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在锡基等新材料领域建设云南实验室,支持优势企业牵头创建省级、国家级新材料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已有创新平台作用,鼓励建设新材料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已认定的省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3年为一个评估周期。对评估结果优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评估结果良好的给予最高70万元支持。
强化财政金融支撑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现有政策及资金,对新材料关键技术分级攻关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延链补链强链作用明显的项目以及滇中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研究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研究设立政府引导的新材料产业转型投资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金融资本和新材料企业参与的方式设立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应的股权投资基金,不断拓宽新材料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服务。探索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长特征的投资运营模式,提供新型产融结合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新材料特点的产品和服务,针对重点新材料产业项目探索开发中长期、低利率贷款品种。鼓励金融机构为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升级、重点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新型金融服务。
(十)支持人才引育。建立新材料人才引进目标库,对新材料产业领域具有关键突破和推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开发路线图,精准锁定引进目标人才,对纳入新材料人才引进目标库的高层次人才和顶尖人才团队且核心科技成果在我省产业化的,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给予倾斜。对引进新材料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给予支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或投资机构、人才管理单位等三方共同评价体系,对人才和项目作出等次或量化分值,给予精准的持续化支持。
本政策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4年12月。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